「賽德克巴萊特展」座談會


  臺中市副市長蕭家旗、新聞局局長石靜文今(22)日出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賽德克巴萊特展」座談會活動,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電影「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美術顧問邱若龍、報導文學家鄧相揚一同參觀展覽,現場擠滿熱情的民眾。


  蕭副市長在致詞時表示,這次展覽有很多珍藏的文物,以及魏導演拍片的劇場場景都在這裡展現,還沒有看過電影的人看過展覽之後,看電影會有感覺;看完電影再來看展覽,會更有感觸,這是一個相當好的展覽,電影也同樣讓臺灣人驕傲,月底已經安排了要和市長一同欣賞「賽德克巴萊」的上下集聯映。


  石局長說,電影是最重要的文化創意產業,魏導花許多時間和精力在這部片上,帶動的不只是這部片子,也是帶動所有的電影人口,未來臺中在電影的推廣上,不僅建造推廣園區,也會不停鼓勵、開發喜歡電影的工作者,這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賽德克巴萊特展」是由科博館與果子電影合作策展,希望藉由珍貴歷史文物、紀錄影音和攝影作品等,結合電影劇照和場景繪圖原作共同展示,讓觀眾走出電影院之後,能進一步透過展覽深入瞭解霧社事件的歷史脈絡和賽德克族的文化面貌。


  孫維新談到六月份的時候,電影公司的企畫來找他討論,在科博館是否能有一個展覽,當時作為一個館長,對於商業電影的支援仍有猶豫,直到電影公司拿了一個沒有加任何音效、剛剪好的五分鐘短片,他們觀看後深受感動,他說,這五分鐘的短片感動了他們,也改變他們的原先觀念,轉向教育部、原民會爭取支持,讓這次的展覽能夠呈現在大眾面前。


  魏德聖說,電影有時候在呈現畫面,或者美學方面,難免要美化、保裝過,這次的展覽把史料完整呈現,對照下,很高興所拍出的電影還蠻符合史料的,同時這個展覽很有創意,很多和電影相關的東西,都只停留在電影院,展覽則是把真正的歷史、電影、繪畫全部結合在一起。


  對於電影已經擠入全球賣座電影,魏德聖表示很高興,希望觀眾看了以後可以有想法;他進一步強調,台灣的電影不同於好萊塢英雄主義式的電影,有多層次的反省在裡面,沒有絕對的好人、絕對的壞人,如果放開心胸、放下武裝去看,可以看到另一文化的美麗和思維模式。


  在今日的公開座談當中,魏德聖、邱若龍、鄧相揚也和現場觀眾分享他們多年來投入霧社事件和賽德克族文化探索的心路歷程和相互影響,以及他們如何分別用「電影」、「藝術」和「文學」來述說霧社事件的故事。


  「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的產生起源於十多年前,魏德聖對於霧社事件的好奇,到書店卻發現資料都是部份的討論,直到看了邱若龍所畫的「霧社事件」漫畫,產生熱血,因而透過朋友認識邱若龍,進而參與賽德克族紀錄片拍攝的收音工作,才逐漸發展出他的電影夢。


  然而,在撰寫劇本歷經反覆修正的過程中,魏德聖坦言自己當時沒有準備好,後來閱讀鄧相揚對於霧社事件的報導文學裡,對於霧社事件有詳細的時間、地點、事件、順序的完整紀錄,才有了完整的概念。


  在三個人當中,最早深入探究霧社事件史實的是年輕時在南投埔里鎮從事醫事檢驗工作的報導文學家鄧相揚,當時因為診所裡經常有賽德克族老人出入,為了與他們溝通病情,他特別自學日文,和附近的原住民各部落建立深厚的友誼。而最重要的轉捩點,則是認識親身經歷過兩次霧社事件的花岡二郎之妻高山初子(漢名高彩雲)。


  鄧相揚開始走出醫事檢驗所深入部落和田野,在二十年前談霧社事件還是一種禁忌的時代氛圍中,展開這段歷史的探索。雖然沒有經過任何文學訓練,他卻先後完成〈霧社事件初探〉、〈泰雅族素顏〉、〈泰雅族群分佈與社會變遷〉、〈平埔族古文書溯源〉、〈埔里開發簡史〉等專文或論文,還陸續出版《霧社事件》、《霧重雲深》和《風中緋櫻》等三本關於霧社事件的報導文學專書,填補了臺灣近代歷史中的這段空缺。


  後來,本身是賽德克族女婿的邱若龍因為鄧相揚的介紹共同參與研究,1990年出版《霧社事件》報告漫畫,並於1998年製作《Gaya1930霧社事件》紀錄片。當時魏德聖導演因為閱讀邱若龍的漫畫而認識霧社事件,並且在協助邱若龍紀錄片收音的過程中,激發拍攝「賽德克巴萊」電影的企圖心。1999年,他創作的「賽德克巴萊」劇本獲得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的肯定,歷經十多年的努力,終於在今年完成這部國片最大製作史詩電影。2011.09.22(台中市政府新聞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