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岡環保概念生活展示館展售竹製品倡導環保


 為響應推廣「減碳救地球」的環保觀念,並活化歷史建築物「古農倉」,石岡社區文化發展協會結合石岡區農會在古農倉設置「環保概念生活展示館」,展售竹製生活器具與用品;連電腦鍵盤、滑鼠都可竹子製成,深具古樸與個性化特色。


  七月起民眾到石岡區古農倉參觀,除了可一窺早年農業社會碾米情形外,也可看到許多竹子製品,舉凡竹桌、竹椅以及各種生活用品,琳瑯滿目都是用竹子加工製成,製品不但呈現古樸樣貌,最重要的是深具環保概念。


 石岡社區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呂理全指出,竹子除了是多用途的經濟作物之外,具有冷卻周遭環境的效力,如果大規模種植,可以作為地球的「調溫器」,也是對抗地球暖化負面效應的利器。據相關研究顯示,和大部份的樹木相比,竹子可多吸收33%的二氧化碳,多釋放35%的氧氣,是促進「碳封存」(carbon sequestration)的最佳方式之一。


 呂理全並指出,竹子能防止土壤流失,它另一個特點是永續性高,平均只需三年即可長成,竹子砍下來,只要根部沒挖除,就可繼續長出竹筍,而樹木砍掉需要重新種植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成材利用。除了減碳外,竹子也是良好的經濟作物,竹筍可供食用、纖維可做衣服,竹竿還可以蓋房子。希望鼓勵民眾多使用竹製品,共同減緩地球暖化。


 石岡區農會舊穀倉,興建於日據時代,面積約 二百坪 ,至今有六十幾年的歷史,整棟建築採用目前罕見的竹篾、木板等材料建造,高約三層樓。九二一大地震時,石岡區內房舍倒塌嚴重,而這座老舊穀倉卻屹立不搖,而引起地方各界的重視,並獲得文建會的補助經費完成整修,列為地方歷史建築物之一。


 農會總幹事張東海表示,石岡區境內山區早年盛產竹子,竹編為地方經濟產業之一,製品包括竹籃、竹簍、斗笠等農業生活用品;但由於社會型態的轉變,竹製品逐漸被雨衣、雨傘、帽子、提籃等塑膠製品取代。除了時代的變遷之下,加上年輕一代均不願意學習,使得地方的竹編技藝逐漸式微。


 為此,石岡區農會近年來為傳承竹編技藝,先後開辦「竹藝之美」與「竹炭加工」創意研習班,並成立「竹藝工坊」,賦予傳統技藝新的生命,並思考如何將竹製品與生活技術和創意美感相互結合,配合地方觀光產業,創造出更有價值的利益與出路。2011.07.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