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九二一震災系列-白冷圳歷史文化

白冷圳水管2

白冷圳公園  

九二一震災系列-白冷圳歷史文化

 台中縣新社鄉白冷圳在九二一地震的重創之下,雖震斷的水源命脈,卻也震醒了地方民眾對於它的歷史文化、觀光資源、自然生態、飲水、灌溉及經濟產業價值的重新思考;而於災後發起組成「白冷圳重建推動委員會」,積極進行白冷圳的總體營造計劃。

 白冷圳開闢於日據時代,當時日本政府認為甘蔗經濟價值高,且台灣的土壤與氣候非常適合種植甘蔗,為了大量培育推廣種植甘蔗所需的蔗苗,於民國二年選定台中縣新社台地作為蔗苗繁殖場,卻因當地缺乏水源,而於民國十七年由台灣總督府撥專款闢建。

 從大甲溪天冷附近攔水,並沿著山麓開鑿導水路穿越山谷到新社。早年的科技不發達、交通不便,開鑿與材料運輸全賴人力作業,工程相當艱鉅。完工後,初期由台灣總督府直接經營,台灣光復後,由省農林廳接管,民國四十五年交由「豐榮水利會」管理,六十四年併入台中農田水利會至今。

 白冷圳全長十六點六公里,水路溝壁為混凝土砌塊石,水橋、隧道、暗渠、渡槽大都是鋼筋混凝土,十分堅固耐用,其中三分之一為隧道,共二十二座,長七公里多,開鑿與材料運輸全靠人力,工程艱鉅。三座虹吸管,厚度均為一點二公分,當時是東洋地區第一長的虹吸管,至今仍是遠東地區之最。

  當年興建這三座虹吸管,撥款一百二十萬日元,約值目前台幣十二億元,而它不需動力輔助,就可將原水上山下地、跋山涉水,在台灣水利開發史,享有崇高歷史地位。沿線山巒翠綠、氣候溫和、景色秀麗,加上圳路中有多處屬於遠東地區著名的水利工程景點,區內盛產葡萄、寄接梨、柑桔等農特產品,極具開發觀光價值。

 

 

  灌溉區域包括台中縣和平鄉、新社鄉等地區,面積達七百八十八公頃。同時,因白冷圳的引入新社台地,使得地區內有充分的地下水源,供應灌溉與民生用水。白冷圳遭震創後,一度讓新社鄉地區陷入缺水困境,經國軍官兵的協助搶修,稍恢復供水功能,但仍隨時有再發生斷水的可能。

 

台中農田水利會大南工作站於地震浩劫後,用電子儀器檢測白冷圳虹吸管,發現鋼管厚度磨損只剩零點三公分,加上沿線圳路損壞,重建經費至少須要十五億元。由於經費不足,目前僅能逐段修復,不影響正常供水下,會儘可能保留沿線重點古蹟。    

 

 

  立委林豐喜也在災後,發起與地方各界籌組白冷圳重建推動委員會,舉辦探源之旅、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並要求水利單位儘速重建,尋找替代水源。文化界則要求全線保留,台中縣文化局從善如流,由局長洪慶峰邀集學者專家實勘,並且決定提供經費由文史社團進行人文資產重建,收集、調查白冷圳相關歷史資料,以利保存、維護,同時向上級爭取維護、管理經費。    

 不過,學者專家認為,地方人追溯歷史文獻資料,可加強向中央爭取補助的說服力,地方人也應先想像心中所要的白冷圳未來面貌,與學者專家座談、對話,才有助於白冷圳之修復、保存。2002.02.05

arrow
arrow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