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東勢林場提供)
數量最多的「黑翅螢」螢火蟲,尾端有發光器。(圖/觀光旅遊局提供)
螢火蟲的幼蟲。(圖/觀光旅遊局提供)
臺中市轄區有多處賞螢好場所
時值春末夏初,正是賞螢好季節,臺中市轄區內有多處景點在晴天的夜晚,可觀賞到螢火蟲提著小燈籠般滿山坡飛舞的大自然景觀;包括:大坑風景區、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東勢區軟埤坑休閒農業園區、白冷圳沿線、東勢林場、薰衣草森林及大雪山社區等地,都是賞螢的好景點。
距離台中市中心較近的賞螢地點,就在大坑風景區的中正露營區,每年四至五月、七至九月都可看到火金姑的蹤影,該區自然資源豐富,是美麗的後花園,詳情可洽臺中市風景區管理所,電話:(0四)二二二八九一一一轉五八五六五號。
觀光旅遊局表示,臺中市境內的觀光資源豐富,發展生態旅遊也是目前的潮流,藉由觀賞螢火蟲的活動,可讓民眾對生態、環境有更深層的認識。提醒民眾賞螢時務必遵守「賞螢十大要點」與「賞螢五不守則」的相關規定,將是對環境、對生態及土地的尊重。
軟埤坑休閒農業區「螢光夜語」活動
臺中市東勢區軟埤坑休閒農業區「第七屆螢光夜語」活動從 四月二十八日 起登場,除了可以觀賞螢火蟲滿天飛舞美麗情景,也可感受悠閒農村生活;由於每年參加賞螢活動人數相當多,民眾最好提早預約。
臺中市東勢區軟埤坑休閒農業區舉辦螢光夜語活動已進入第七年,獲得廣大迴響,成為許多民眾每年期待的活動。今年東勢區農會於四月二十八日至 五月九日 ,共舉辦為期九天的「螢光夜語」活動。精彩活動內容包括:集章樂、住宿好禮送、學童大放送,還有農家小套裝行程,讓民眾可以享用道地客家風味餐,餐後由當地農民帶領至私房密境賞螢,每日限量八十名,報名專線:軟埤坑休閒產業發展協會0975-031330。
軟埤坑休閒產業發展協會提醒民眾,民眾在觀賞螢火蟲美景時,也請保護它,勿用燈光照射及抓螢火蟲,同時也要輕聲細語,才不會干擾螢火蟲的繁殖。今年活動中深受民眾歡迎的「深度體驗營」,每日限量四十名,半日遊深度體驗營包括臺中高鐵、火車站接送步道及步道導覽解說活動、果園體驗、DIY體驗、客家風味晚餐、賞螢活動等,十二歲以上大人每人特價五九九元、十二歲以下小朋友每人三九九元,報名專線:春天旅行社04-23029829。
軟埤坑休閒農業區位處通往中部橫貫公路(台八線省道)東勢起點的八公里處,是前往谷關、梨山等著名景點必經之路,離豐原區及國道四號高速公路約二十幾分鐘車程,總計面積約五百多公頃;地勢最高點在慶福里東北的大坪角,海拔約一千一百七十九公尺,低點在大安溪河床處,海拔四百三十公尺左右。
軟埤坑休閒農業區聚落分佈,大致以大甲溪的支流野溪河谷及部分帶狀開墾的台地平坦地為主,是高接梨、甜桃、柿子等重要生產基地;區內有一間天公廟,廟後方建有一條天梯步道,景緻優美。
東勢林場復育螢火蟲成千上萬隻
東勢林場今年的螢火蟲季,已從 四月七日 開始,場方到了晚上還安排螢火蟲生態導覽活動,在解說員的引導下前往螢火蟲的家,欣賞體會螢光滿天的喜悅。
由於農藥的大量使用及環境的污染等問題,造成臺灣螢火蟲的棲息環境遭受嚴重破壞。鑑於能夠觀察螢火蟲的地區愈來愈少,東勢林場在場區以自然方式進行螢火蟲的復育工作,在學者專家的指導下,每年復育出不少螢火蟲,為林場晴天的夜間增添一景。
東勢林場多年來進行的復育工作已見成果,場內的螢火蟲棲息區在晴天的夜晚,每年從四月中旬起就可看見成千上萬隻的螢火蟲在山坡或林間閃爍飛舞。據林場人員的觀察,目前復育出的螢火蟲是「紅胸黑翅螢」,屬於陸生螢火蟲,以每年的四月中、下旬出現的數量最多。五、六月出現的是「端黑螢」,七月間是黑翅螢第二代與端黑螢,八、九月出現的則是「山窗螢」。
場方為讓遊客到東勢林場觀賞螢火蟲時也能進一步瞭解其生長習性,除了在棲息區製作詳細的解說牌,並規畫一日或二日遊,為民眾、學校辦理生態教學,由場方專業解說員引導觀賞螢火蟲飛舞的美景並進行解說,讓民眾體驗難忘的「賞螢火蟲之旅」。
彰化縣農會所經營的東勢林場遊樂區目前的螢火蟲以「黑翅螢」為主,四月底五月初正是高峰期,晴天的夜晚出現數量可達二、三十萬隻,相當的壯觀,令人目不暇給,看過的人皆大呼過癮且讚嘆聲連連。
東勢林場遊樂區為服務賞螢的遊客,特別在四、五月份每天晚上的七點和八點各安排一場賞螢導覽解說,由林場解說員帶領大家到場區螢火蟲的棲息地賞螢;並推出一系列賞螢生態之旅,含一泊二食,手工藝DIY,螢火蟲紀念T恤,賞螢及植物生態導覽,推出賞螢星光票的優惠活動。
東勢林場螢火蟲復育區在晴天的夜晚,已可見螢火蟲閃爍飛舞的景觀。(圖/東勢林場提供)
大雪山社區復育螢火蟲成功
台中市和平區大雪山社區復育螢火蟲成功,不但四季都有螢火蟲可觀賞,數量及種類都很罕見;近年來,社區於每年四、五月間推出「大雪山螢火蟲生態之旅」活動,並推行賞螢「四不一沒有」,希望讓民眾觀賞大自然的奇觀。
大雪山社區每年約從四中旬起至五月中旬止,推出「大雪山螢火蟲生態之旅」活動,並配合社區生態總量管制措施,每天最高限額二百人進入賞螢;欲進入大雪山社區賞螢的團體,必須提早預約;同時為維護社區生態永續經營,賞螢民眾需自備餐具,當地山區入夜溫度低,賞螢需帶保暖衣物著長褲布鞋。
和平區大雪山社區海拔八百五十公尺至一千二百公尺,平均溫度攝氏十六度,幾年來的復育螢火蟲很成功,不但四季都有螢火蟲可觀賞,數量及種類都很罕見,社區調查發現的螢火蟲有二十五種。其中以黑翅螢的數量最多。四至六月有黑翅螢、紅胸黑翅螢、小紅胸黑翅螢、黃胸黑翅螢、大端黑螢。六至八月有暗褐脈螢、梭德氏脈翅螢、三節褶螢。十至十二月有山窗螢、橙螢、鋸角雪螢、雪螢、神木螢。
大雪山社區除了闢設生態賞螢步道,並推行賞螢「四不一沒有」。就是用心觀察─不干擾。尊重生命─不捕捉。注意安全─不闖入。輕聲細語─不喧嘩。沒有光害─賞螢樂。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螢火蟲出沒期間,自然教育中心安排賞螢活動。(圖/東勢林管處提供)
大雪山社區中的橫流溪水質潔淨,無污染的環境成功復育出大量的螢火蟲。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賞螢
臺中市和平區的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桐花綻放、螢火蟲飛舞,大自然美景引人入勝。每年四、五月間,是八仙山進入桐花綻放、隨風飛舞的時節,也正是黑翅螢的大發生期,晴天的夜晚將有點點螢光在暗香浮動的夜森林裡流動著。
為讓民眾能在專業解說下欣賞「桐花與螢火」的美景,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今年也安排數梯次的賞螢活動,都選在週末,適合闔家大小一起上山體驗螢光點點的浪漫夜晚。活動從下午二點三十分開始,先進行森林浴步道導覽、螢火蟲生態講座,晚餐後到野外實地賞螢,感受八仙山谷裡火金姑飛舞的自然奇觀。
螢火蟲是檢驗棲地環境是否優良的指標生物,藉由認識螢火蟲生態可以提供民眾棲地保育的重要,可說是最好的環境教育。每年四、五月間,正是黑翅螢的大發生期,也是區內桐花綻放的時節;八仙山螢火蟲種類繁多,除了常見的「黑翅螢」外,更有閃著紅光的「紅胸黑翅螢」、保育類的「黃胸黑翅螢」等,螢況精采。為減少對環境的衝擊,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每梯次賞螢活動名額均有限定人數,需事先報名。
近年來保育意識興起,生態旅遊盛行,螢火蟲成為自然環境指標物種,只在鮮少人為開發及無光害的天然環境裡生長。八仙山的環境清幽且生物物種豐富多樣,人為干擾少,又有十文溪、佳保溪潔淨的水質流經過,營造出螢火蟲最佳的棲息環境。八仙山螢火蟲季的活動,除了讓民眾欣賞油桐花,並藉由步道導覽體驗八仙山的自然生態,認識螢火蟲棲息環境,夜晚也能從賞螢的過程裡,了解人與生物、與環境的關係是相依互存的,進而愛護自然、保護環境。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昔日為台灣三大林場之一,擁有林場人文特色與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成立三年多來,積極將場域特色轉化為各項生動有趣的課程方案,包括戶外教學、桐螢季、樂活養生營、耶誕木工創意坊、森林冒險王兒童營、二十一世紀少年營、工作假期等,每年都吸引上萬名學生、民眾、企業員工前來參加課程,廣受好評。活動相關訊息,可洽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0四)二五九五0二九九或二五九五0三六八。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螢火蟲出沒期間,自然教育中心安排賞螢活動。(圖/東勢林管處提供)
新社區白冷圳流域螢火蟲種類多
九二一震災後重建的新社鄉白冷圳,不但是台中市內歷史建築景點,流域沿線生態豐富,尤其棲息多種螢火蟲;包括台灣窗螢、大端黑螢、黑翅螢、擬文螢等陸棲型螢火蟲,還有黃緣螢、黃胸黑翅螢等保育類水棲性螢火蟲,成為民眾賞螢的好地點。
震災後,前台中縣文化局為白冷圳舉辦文化節系列活動中,將白冷圳的進水口制水井、福興渡槽、抽藤坑倒虹吸管列為歷史建築票選;結果,抽藤坑倒虹吸管在全縣歷史建築十景的票選活動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成為台中縣歷史建築景點的新地標。
螢火蟲專家藍森彬曾在新社區白冷圳流域地區進行生態調查,發現流域沿線位於中、低海拔交界處,加上開發與破壞程度較小,成為低海拔原生生物的絕佳庇護所,在震災發生後,白冷圳沿線流域出現許多崩塌地,地上長出先驅植物,而成為螢火蟲的最佳棲息地。
藍森彬在白冷圳流域觀察,發現蟄伏在白冷圳沿線山林間的台灣窗螢、大端黑螢、黑翅螢、紅胸黑翅螢、擬文螢隨著季節破蛹而出,拖著一閃一閃的美麗小燈籠,為山林的夜晚增添熱鬧的氣氛,估計在夏天曾出現的數量有上千隻。
在白冷圳取水口附近草叢,也曾發現水棲型黃緣螢、黃胸黑翅螢進行覓食,目前在台灣五十餘種螢火蟲中,僅有三種是水生種類,相當珍貴。水生螢火蟲是環境指標生物,牠們的生存地點,證明當地水質與生態環境,顯示社區居民的維護成果,也成為民眾觀察螢火蟲、體會生態之美的最佳場所。
螢火蟲小檔案
學名:Lampyridae
別名:火金姑、火焰蟲
一般所說的螢火蟲其實說的都只是螢火蟲的成蟲,螢火蟲和蠶寶寶、蝴蝶一樣,一生中會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只有成蟲才有翅膀,當然也就只有成蟲才會飛行了。因此,雖然不論螢火蟲的卵、幼蟲、蛹或是成蟲,都具有發光的能力,但只有成蟲才會飛。
螢火蟲和我們常見的金龜子、小瓢蟲一樣,是甲蟲的一種。甲蟲的成蟲都有四片翅膀,其中前面的一對翅膀比較堅硬、變成保護後翅用的「翅鞘」,後面一對柔軟透明、平時藏在翅鞘底下的後翅才是用來飛行的。
螢火蟲為什麼能發光呢?原來在這些螢火蟲的發光器裡頭含有一種叫做螢光素(luciferin)的含磷化學物質。這種螢光素在發光酵素的催化下會進行一連串的生化反應,而光是這些複雜生化反應下的產物。由於在反應過程中大部份的能量都用來發光,只有百分之二至十的能量轉化為熱能;所以當螢火蟲停在手掌上時,不會有熱熱的或燙燙的感覺。
早年在台中市東勢、石岡、新社、豐原等區的原野、山林甚至水田邊,夏天一到晚上,螢火蟲幾乎隨處可見。但近年來大量開發以及化學藥物的使用結果,人類活動較頻繁的區域,螢火蟲已面臨到滅絕的危機。
賞螢十大要點
1、穿著長袖衣服與長褲,以避免蚊蟲叮咬。
2、穿雨鞋或布鞋,防止被蛇咬傷。
3、打草驚蛇。
4、勿在大雨、地震後上山賞螢,以免土石崩落產生危險。
5、太陽剛下山天色轉暗時,螢火蟲會漸漸增多,活力也最強,九點以後發光的情形就會減少。
6、注意賞螢地點安全。
7、選擇林相較原始且濕度較高的地點。
8、森林邊緣的空曠地上,也是螢火蟲聚集的地點。
9、選擇月色較暗的夜晚。
10、選擇沒有光害的地點。
賞螢五不守則
一、 不喧嘩:不大聲談笑,干擾螢火蟲生態。
二、 不追趕:不奔跑追逐,影響螢火蟲出沒。
三、 不捕抓:不因一時興奮補抓,造成螢火蟲大量死亡。
四、 不照射:不用手電筒或閃光燈拍照,阻礙螢火蟲交配。
五、 不破壞:不亂丟垃圾,破壞螢火蟲生長的環境。
2012.05.0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