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多發性息肉變惡性腫瘤


男子一人得癌全家族拉警報


  臺中市李姓男子腸道多達十四顆息肉,化驗結果已有兩顆演變成大腸癌,由於大腸直腸癌有家族性基因,全家族跟著拉警報。結果李姓男子的弟弟「中獎」,得做人工肛門,他卅多歲的兩個兒子也發現息肉與腺瘤。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劉張惠泉醫師強調,不痛不癢的息肉有可能演變成大腸直腸癌,早發現早切除才是預防之道。


  五十六歲的李先生,十餘年來,習以為常的拉肚子,天天跑十幾次廁所,每次排便流血,都自認為是痔瘡,一般診所不明就裡的也替他開肛門瘻管手術,直到出血愈來愈嚴重,才被有經驗的醫師診斷出不對勁而轉診。


  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劉張惠泉醫師替李先生安排大腸鏡,發現他的腸道裡有十四顆大大小小的息肉,其中四顆超過兩公分,也有兩顆已惡化為直腸原位癌和升結腸侵入性癌,另有多顆有癌前病變癥兆!李先生聞言悔不當初,不該太大意,誤將警訊當痔瘡。


  劉張醫師採用「亞全結腸切除手術」,切掉李先生五分之三的腸子,原本一米 多長的腸子留下卅公分,以剩下的結腸接小腸,仍能維持生活品質。


  李先生有癌症家族史,劉張醫師建議,家人都要檢查比較安全。意想不到的是,李先生的弟弟根本沒有症狀,一檢查,發現他的直腸癌腫瘤更大、距離肛門更近,醫師宣判必須要做人工肛門,目前在化療中。李先生三個年滿卅歲的兒子,有兩個已各長出大腸息肉與腺瘤,而腺瘤形同是大腸癌前病變,更要當心


  劉張醫師強調,癌症長期佔據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大腸直腸癌是近幾年來新診斷癌症病例的第一名,導致很多人聞癌色變,其實透過糞便篩檢、大腸鏡檢查,大腸直腸癌是可以預防的。提醒民眾發現血便、經常性拉肚子、排便習慣異常的現象,應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為免息肉演變成惡性腫瘤,愈早發現切除愈安全。2011.12.01(台中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山城風雲錄 的頭像
    山城風雲錄

    山城風雲錄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