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番龍眼俗稱芭樂龍眼市面罕見


外觀像土芭樂,裡面略微黃色果肉吃起來卻有龍眼般的甜味,這種俗稱為「芭樂龍眼」的水果在市面上很少見;主要是果實不耐貯存、果肉不夠Q、子又大,經濟價值低而少有農民種植。


據說是日據時代從南洋引進的果樹,果樹和一般龍眼產期一樣在每年56月間結出綠色果實,78月為成熟期。 果肉呈淡黃色,吃起來口感很特殊。不過,「芭樂龍眼」因果實不耐貯存、果肉不夠Q、子又大,台灣並沒有廣為種植,因此相當罕見,目前在石岡區內黃氏家族有種植多棵,樹齡有些逾50年。


  「芭樂龍眼」的學名為番龍眼(Pometia pinnata Forst.)是屬於無患子科(Sapindaceae )番龍眼屬(Pometia Forster)的常綠性中型喬木,樹幹基部會形成「板根」。由於這種植物在台灣僅分布於東部及蘭嶼,所以又叫稱「台東龍眼」或「蘭嶼龍眼」。
 
果實為多肉且不開裂的核果、球形、直徑約34公分,初期為淺綠色,成熟時轉為橄欖綠色。種子棕褐色,被透明粘質的假種皮包裹著,而這層假種皮甜蜜多汁,就像我們吃的龍眼肉一樣;因為外皮像芭樂、果肉像龍眼,所以俗稱「芭樂龍眼」,學名反而鮮有人知。


  今年「芭樂龍眼」在幼果期受到「蘇力」颱風的強風吹襲,造成落果嚴重,至8月間成熟期,收成的數量只有往年的三分之ㄧ;許多民眾都是第一次看到「芭樂龍眼」,品嚐後覺得果實有特殊的風味,認為適合做為庭院觀賞植物。2013.08.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