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土牛客家文化館重現客家夥房原貌


 斥資四千九百萬元興建的石岡鄉土牛客家文化館,以九二一震災中倒塌的土牛村劉家夥房原址重建,於 五月九日 落成啟用,主體建築重現客家夥房雕樑畫棟原貌;不但是震災後全台唯一原地、原貌重建的夥房,也成為一座活的客家文化館。


 石岡鄉土牛客家文化館設在土牛國小上方,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劉家宗祠原為前清朝貢生劉文進所建,面積有七千多平方公尺,卻在九二一地震中全毀。震災前,劉家宗祠的三合院內雕樑畫棟,並有不少古文物,名列台中縣古蹟建築之一;常有關心客家文化人士及大專院校歷史、建築系所學生前往參訪。


 震災後,鄉公所取得劉家宗親的同意,向中央爭取重建為客家文化館,以保存、發揚客家文化;土牛客家文化館興建經費四千九百萬元,其中獲行政院客委會核定補助二千八百萬元、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補助一千萬元、縣府補助三百五十八萬元,鄉公所自籌七百多萬元。


土牛客家文化館於去年元月二日,由行政院客委會副主委莊錦華、台中縣長黃仲生、鄉長劉宏基及地方各界人士舉行動土典禮,今年 五月九日 落成啟用。也是土牛劉家伙房子孫的鄉長劉宏基說,石岡鄉內二十八處夥房屋在九二一震災中震毀,震災後,劉家夥房管理委員會將文物妥善存放在兩具貨櫃中,並同意無償提供土地興建「土牛客家文化館」使用五十五年。


客委會副主委莊錦華指出,客家人的生活充滿智慧與文化,更具團結特色;東勢地區繼東勢客家文化園區落成、大埔客家教學資源中心啟用,加上石岡鄉「土牛客家文化館」的興建完成,成為客家族群在中部地區拓墾的見證,也是保存客家文化的重要據點。


 


縣長黃仲生也認為,土牛劉家夥房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能夠興建文化館來保存,相當有意義。尤其,目前東豐綠色走廊自行車道假日約有一萬人前來騎乘自行車旅遊,「土牛客家文化館」可結合綠廊,讓遊客一窺東勢區大埔客家人的文化。台中縣內有許多古老文化,也積極推動科技化,期讓台中縣成為具有現代化與文化的大縣。


 土牛客家文化館以劉家夥房原地、原貌方式重建,中間的公廳由劉家祭祀公業募集族親籌建,安置祖先牌位,公廳兩旁廂房規劃為客家文物陳列室;展示劉家族譜、相關文史資料、災後搶救出的古物、建材以及重建過程整理呈現,也陳列大埔客家食衣住行等文物。左右兩側第二排橫屋,則由原四戶居民出資重建。


  土牛客家文化館以「生態博物館」的理念規劃設計,並結合主體建築與週邊環境的生活文化發展。主要是夥房重建的意義,不僅止於家屋的復建,也有客家生活文化傳承的內涵。因此,其功能除了供遊客參訪、以了解大埔客家文化之外,整體園區也是劉家子孫日常生活的範圍,以及進行祭典儀式和生命禮俗(喪葬喜慶)的場所,而成為一座「活的客家文化館」。


 文化館中的展示空間只有約七十餘坪,因此展示內容與形式主要針對青少年或親子同遊設計,也就是為了結合東豐綠色走廊自行車專用道,並朝向小而美的文物、圖文與影音為主。展示主題包括:話說九二一、石岡這個地方、石岡人的生活、石岡映像、土牛劉屋的故事與生活文化。影音內容則有:九二一紀錄短片、毀滅與希望-水缸、綻放的容顏-水路,2D動畫、觸控式電腦系統、動畫等。


 至於,土牛客家文化館未來的營運方式,第一階段由石岡鄉公所編列經費、派員管理,並培訓志工隊協助經營維護,開館時間為星期二至星期日的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星期一及國定假日休館。第二階段預計委外經營,以吸取專業團隊的經營經驗。第三階段則委託在地組織、團體經營管理;藉由此一過程培養在地經營團隊,訓練其開創財源及節約經費的操作能力,進而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95.05.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山城風雲錄 的頭像
    山城風雲錄

    山城風雲錄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