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染工藝展演譯臺灣山海壯闊美景
臺灣藍四季研究會成員以臺灣特有的動植物生態、人文地理、自然景觀等為創意發想及設計元素,經過工藝技術錘鍊,製成服飾、掛飾或空間裝置作品。今年以「臺灣山海經」為題,邀請國內專業染織工藝家辦理藍染作品交流展,表達演繹層次豐富、意境優美的藍色境界,展現藍染工藝的創新風格,即日起至5月17於葫蘆墩文化中心展出。
12日邱繡蓮老師利用臺灣原生植物「馬藍」草葉,以槌拓染技法作成手巾,介紹植物染汁經過工藝技術呈現的萬千絕色風貌。交流展於一樓文創交流區及三樓編織工藝館展出。一樓展區的大型創作「紛飛」,作者湯文君擅長以輕透的蠶絲特性,運用型糊藍染技法,勾勒一片片高低層疊、藍白交織的櫻花之美。胡佑宗的「藍色森林」,運用棉麻不同材質的渲染色階,營造出森林景深形貌,一株株長達530公分的藍色巨樹破土迎天,象徵臺灣藍染產業的蒸蒸日上。
林青玫老師的作品「凝」,跳脫傳統文化的簡單複製,詮釋現代藝術內涵的綠色時尚設計及地球永續生存的意念。邱繡蓮的「媽媽的筆下奇觀」,圖案皆自母親平日塗鴉作品,運用藍染與縫線呈現母親的獨特畫風,母女親情嶄露無遺。三義卓也小屋近年致力開發製作藍染文創品及衣飾配件,展出的男裝全為植物染製而成,充滿時尚及設計感的高雅品味。
三樓展區中,馬芬妹老師的「掛經指緯-弦」,採用先染後織技術,將藍色苧麻線與白色經線中穿插數條色線的雙重織法,經緯交織序列如同張弦,象徵藍染世界的純粹與質樸、輕細與厚實、穿透與層次、歷久與跨域等多元內涵。賴美智認為製茶的醞釀過程與藍染相似,因此創作「茶席系列」作品,宣達自然優雅的生活品味。
「浮島」是楊偉林老師將工業用的布輪拆解染色,形成深淺層次的圓形布片,再聚合組裝成島嶼意象,為瀨戶內海國際藝術季參展作品「布輪海」的延伸之作。三義卓也小屋的卓子絡「臺灣藍神系列」,創作概念源自大甲媽祖繞境的印象,細緻刻畫門神及鐘馗等神像,以藍染蠟坊染技法表達神祗的力量。王昭華「花青couture」是以臺灣原生花卉造型,結合藍染與羊毛氈工藝技法,呈現出以臺灣文化為基底的獨特時尚魅力。
臺灣藍四季研究會於2005年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集結多年藍染結訓學員所組成,主要從事藍草栽植、藍靛加工、染色技藝、體驗教學與產品開發等藍染相關技術與創作。展出期間於週六日舉辦手作體驗活動,內容包括繪染手帕、藍染圍巾、胸花、抱枕套,及藍草槌拓染手帕等,歡迎喜愛天然染色的朋友,透過親自手作生活小物,一起來認識與體驗植物染的美麗風貌。2015.03.12(資料提供:臺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