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類野生動物危害農林作物   


農業局籲請民眾與動物和平相處


  臺灣黑熊、臺灣水鹿、臺灣獼猴及保育鳥類等保育類野生動物,常因危害農林作物或其他設施,帶來經濟損失,而與人類產生利益衝突。對此,農業局提出風險管理計畫,在不撲殺的前提下,採取合法、無害生態環境及符合社會價值的防範措施,將由各區公所參考宣導,呼籲農民柔性驅離野生動物,與牠們和平相處。


  農業局表示,臺灣獼猴等保育類野生動物危害農作物時,在緊急情況時,可依主管機關核定的人道方式獵捕或宰殺,以防治危害。但所謂「人道方式」,是指捕捉獵殺動物過程中,除使動物產生最少痛苦外,更應考量如何做才是對動物最好的,執行上的經費也是合理可行的。


  專家學者調查研究發現,目前農民常用的處理方法可分為以下三大類:一、阻隔設施 (鳥網除外)、插旗幟、稻草人、拉防鳥彩帶、音爆驅鳥器(如雷公炮)、噪音驅鳥、鞭炮、閃光驅鳥器、水晶燈、套袋保護和農田管理等,以上不需要申請的處理方法。二、架設鳥網、設置陷阱和設置獸夾,以上為需要申請許可的處理方法。三、保育類野生動物如臺灣獼猴等危害農作物時,都可向主管機關反映,由主管機關視狀況核准處理方式。


  農業局也表示,因為野生動物生性機靈,防治方法也該採多樣性的方式對應,才能有效,經過研究農民可採取下列方式處理:轉作、套袋、施放鞭炮、瓦斯音爆器、收音機、人力驅趕、養狗驅趕、申請架設通電圍籬(電網)與獵捕、族群管理等,提供農民參考,以上相關作法,請民眾到臺中市政府農業局網頁查詢,可有效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並減少或避免風險的衝擊。2013.06.11(台中市政府新聞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