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持續推動「騎樓安學」專案
打造友善安全的通行環境
騎樓地(俗稱「亭仔腳」),是都市人車分道設計,在炎熱且多雨地區,市民行走於都市中,無需撐傘且無人車爭道問題,是一種友善城市設計。臺中市創全國首例「騎樓安學計畫」,自94年起每年約執行6-10起道路案例,以學校區周圍人行道及騎樓通道為執行範圍,成功改善騎樓的行走問題,不僅給學童一個平安道路,也大大提升了城市印象。
臺中市政府表示,專案自94年起以分區、分期、分段方式持續推動至100年,已執行完成 (南屯區大業路、文心路一段、西屯區東興路三段、潭子區中山路等)84條路段,長度達100,004公尺 。為了展現臺中市的國際競爭力,也還給學童們及市民一個安全的行走空間;市府持續推動「騎樓安學」專案,以維護行人、婦幼通行安全,還路於民,打造友善安全及通行無阻環境。
今(101)年度學校周邊道路或具有商業行為頻繁道路,有人行通行需求路段,經教育局、交通局等單位通報,已納入評估路段有大甲區(蔣公路)、大雅區(文雅國小)、大里區(市立大里高中、內新國小)、太平區(宜欣國小、太平國小、太平國中)、西區(市立忠明高中)、西屯區(西屯國小)、霧峰區(霧峰國小)。
自4月12日 起陸續邀請民意代表、區公所、里長、提報單位等辦理會勘評估,預訂5月15日 會勘完竣評估後,依計畫推動辦理,針對固定式違建、圍牆、捲門等阻礙通行之騎樓人行道的障礙物,由各機關共同執行取締及拆除,以維護騎樓、人行道暢通,建立都市優質的人行道系統。2012.04.18(台中市政府新聞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