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山國際漂流木藝術節作品開幕
由林務局東勢林管處所主辦、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承辦的<2010大雪山國際漂流木藝術節>,為期14天的現場揮汗創作,所有藝術家的創作能量的釋放今日達到最高潮,共計有35件以ㄧ級木(牛樟、扁柏、檜木、肖楠等)完成的木雕作品。
五位資深、國際參展經驗豐富的木雕名師,展現了各自的木雕風格,藝術造詣令人讚賞,來自英國的貝.馬汀(Martyn Barratt)以珍貴牛樟樹身進行雕刻,以蛹的重生作為主題,創造出長約 六米 餘的大型雕塑。
來自日本多摩美術大學的雕塑名師吉田敦(Yoshida Atsushi)以台灣好比諾亞方舟為內容,將以一塊約 五米 長、扁形的珍貴肖楠樹頭進行人與船身的裝置創作,寓意深遠。以瓜瓞綿延系列聞名木雕界的楊永在(Yang, Yong-Ztai),目前為台灣木雕協會理事長,這次將運用檜木樹頭進行以蝴蝶脫蛹而出為主題,作品充滿寫實的場景感受,栩栩如生的描述出自然的樣態。
藍文萬(Lan, Wen-Wan),以檜木樹頭進行以湍流中的秋蟹為主題,精雕細琢出的毛蟹,令人嘖嘖稱奇,擬真程度令人驚嘆。張乃文(Chang, Nai-Wen)目前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並攻讀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與理論博士,曾獲第二屆巴黎大獎首獎,這次他從佛教經典中擷取靈感,將以一棵檜木樹頭與樟木樹幹結合,雕塑出神魔合體的面貌,創造出東方哲學中陰陽對立的未知領域。
15位木雕競賽者,頂著連日多變的氣候,在烈日、驟雨、寒風中,努力不懈,在有限的兩週時間內,與時間賽跑,日以繼夜,可謂竭盡心力地工作,除了爭取大獎榮譽,更讓漂流木得到了再生的新價值。
所有參賽作品於13日晚進行評審,分別由董明晉、林進昌及林國瑋獲得前三名,奬金分別20萬、15萬及12萬。所有作品於14日將移展至主題木雕展示館(舊禮堂)展,展示期間為11/17至11/30日止,並於12月下旬移展到台北的關渡美術館。
林務局以「大雪山」為活動主題,讓漂流木變成藝術精品,也藉此喚醒人們對山城的美麗記憶;以「漂流木創作」的實際行動來提醒人們重視森林保育,並希望透過藝術家的化腐朽為神奇,提供民眾觀賞之餘,也給與人類另一種創造性的反思。
除此之外,主辦單位更延續這樣的藝文熱力,於11/13、11/20、11/27週六晚間持續發送在地表演的精彩音樂會。99.11.1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