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應天氣氣候交替變化,常易引發病原微生物開始大量繁殖因此春夏交替季節是常為發生食品中毒之高峰。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國內發生食品中毒案件通報資料來看,食品中毒案件以7月份發生件數最多,其次是5月。因此,民眾應加強注重烹調及食品貯存之衛生安全,避免引發食品中毒事件


近因發生肉毒桿菌中毒確定案例,衛生局提供此病原菌特性降低其發生再發率。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又稱為產氣單胞菌,好發生於密封食品中,例如:真空包裝食品、罐頭等。該菌生長且產生毒素須要有一定的條件,包括厭氧(無氧)狀態、高水活性(含水量高)、低酸性(pH>4.6)及適當的溫度等,而產生之毒素,只需微量即可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因此,衛生局提醒民眾,若發現密封包裝食品發生膨脹或變形情況,即不應食用。另近年好發季節傳染性疾病,如:沙波病毒(SAPO)、諾華病毒(NORO)…等,亦常好發於春夏交替之際,常引起感染者腸胃道不適、下痢等症狀,傳染途徑主要是藉由水為媒介。因此,民眾飲用或餐飲調理過程,其用水皆須沸滾後食用才得以安全。 


臺中縣衛生局呼籲,民眾如在家自製低酸性醃漬食品,例如:蔭花生、醃豬肉等,此類自製食品肉毒桿菌毒素中毒的風險較高,因此,食用前一定要再經加熱煮沸才安全。此外,購買罐頭、真空包裝食品及醃漬食品等,要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家,切勿購買來路不明且沒有標示之食品。一般民眾會以為真空包裝的食品安全性高,對於儲藏方式並未注意,而許多真空包裝食品都有標示且應冷藏販售及保存,民眾購買後亦要立即冷藏,不要放在室溫下,食用前加熱,以確保食品衛生安全。【臺中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99.04.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