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曾擔任製樟腦業「腦長」的吳能達,拿著昔日製樟腦油的照片,回憶製樟腦業輝煌的歲月。


東勢區製樟腦業曾有輝煌歲月



 台灣先民早年靠山吃山,由於東勢地區盛產樟樹,為主要的經濟產業,曾有一段製樟腦的輝煌歲月;當時擔任「腦長」的吳能達,是目前僅存的製樟腦好手,雖然時代的變遷之下,樟腦業已成為夕陽行業,吳能達仍然堅守本業,並投入推廣地方農業文化的活動。


 以農林業發展為主的東勢地區,陸續以樟腦油、香蕉、柑橘、高接梨、甜柿等作物為主要經濟產業。東勢鎮農會總幹事吳武雄指出,清初以來,茶、糖與樟腦號稱台灣三寶,由於東勢地區早年樟樹是普遍的樹種,因此先民入山開墾時,就以製樟腦油為業,日據時期更是樟腦業的全盛時期。 
 今年66歲的吳能達,從祖父輩開始便從事樟腦油製作,家族經營史超過一百年,當時在大雪山地區的樟腦業者中,頗富盛名。樟腦業的興盛,連帶讓業者發展出完整的製樟腦油制度,而有「腦長」、「腦丁」的稱呼。


吳能達指出,「腦長」就是經營者,由他來募資籌建樟腦寮,經過修路與建灶後,再召集「腦丁」,也就是樟腦工人來從事樟腦的製作。早年受到政府保護的製腦業,製腦的工資相當高,一斗米只要八角的時代,「腦丁」們每月所得便高達50元,算是高薪的行業;不過在民國56年,開放樟腦業自由競爭後,樟腦業的獲利便每況愈下。92.08.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