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種苗繁殖改良場扮演台灣農業要角
位於台中縣新社鄉大南村的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創設迄今已八十六年,日據時代是台灣最重要的蔗苗養成機構,帶動本省糖業蓬勃發展,也是東南亞地區的「高地苗圃」,光復後則為農作物種苗改良繁殖的發源地,在本省的農業發展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代日人為改進蔗糖類生產,於民國二年在種苗場現址設立「大南蔗苗養成所」,以汰除劣種並供應健康種苗。台灣光復後,蔗苗養成所易名為「蔗苗繁殖場」,當時主要功能是繁殖農作物種子與種苗,陸續推廣台中三十一號小麥、恩派棉花、甘蔗苗、台農五十八號甘藷、台南五號雜交玉米、奈加拉葡萄等。又先後改名為「種苗繁殖場」、「種苗改良繁殖場」。
種苗場的企業經營從民國五十二年起,除了生產種子外,作物改良業務也逐年擴充,項目包括:推廣水稻、棉花、玉米、高粱、葡萄、木瓜、枇杷、甘藍、芥菜、油菜、洋蔥、蕃茄、白菜、大蒜、花椰菜、洋香瓜、西瓜、南瓜等果蔬種苗的繁殖,並改良選拔優良品系供應全省農民栽植。
多年來,種苗場利用組織培養技術繁殖無病毒馬鈴薯、生產康乃馨與滿天星等花卉種苗、培育台農四號與鳳山四一一號鳳梨苗、草莓、非洲菊、獼猴桃等健康種苗供應農民種植,同時研究改良本省低海拔水梨均以高成本嫁接的缺點。並啟用全國首座園藝種苗自動化生產體系,以輔導民間發展園藝作物,發展盆栽花卉、人工種子及成立育苗中心為重點,開啟我國園藝發展的新紀元。92.10.30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