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路高手找不到回家的路
失智症及早治療可獲控制
台中市陳先生,退休前是大家公認的認路高手,這半年來,從臺中市開車往返大雅區,會突然忘了回家的路,還老是反覆問家人相同的問題。經臺中慈濟醫院檢查,確認他罹患初期阿茲海默症,固定服藥後症狀獲控制。醫師指出,及早治療能有效的延緩,建議民眾不要輕忽家人失智警訊。
陳先生年輕時從事送貨工作,全省跑透透,只要有地址、電話,光靠地圖就能很快找到路,走南闖北從來不是問題,年近六旬退休,這幾年竟出現常忘路、忘事的情形,家人以為他是年紀大了健忘,重覆提問同樣的事愈來愈頻繁,檢查才發現是初期的阿茲海默症。
「回想起來,這幾年似乎真的有愈來愈健忘的毛病,開車開到半途想不起來怎麼走,自己也會擔心,天黑之後就盡量不出門,平日多走路、騎腳踏車、做氣功等運動調節身體。」陳先生知道自己的情形,也配合調適,經固定服藥,症狀已獲控制,還能當志工服務他人。
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涂敏謙醫師指出,阿茲海默症為失智症患者主要族群,它是種漸進性的智能減退,造成生活功能落差的疾病。病患經醫師問診,有進一步需要,就會安排相關檢查。在影像檢查部分,阿茲海默症患者常會出現腦部海馬迴萎縮情形,當出現空洞萎縮,就顯示腦部功能已退化,記憶力將大不如前,海馬迴愈空洞愈嚴重。
涂醫師指出,阿茲海默症病患症狀表現包括行為異常、精神症狀、智能退化,以致日常生活功能喪失,像 陳 先生這類初期的患者,早發現早治療,除了藥物可以延緩症狀之外,家屬的關心,增加人群參與,定期運動,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都對於病情具有正向作用。
他表示,臺灣老年人口急遽倍增,失智症人口也隨之增加,研究報告顯示,70-74歲佔2.2%、75-79歲4.3%、80-84歲8.4%、85-89歲16.3%、90歲以上30.9%,年紀愈大比例愈高。保健之道是多動腦、多運動,最好採地中海飲食,多參與社會活動,避免成為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三高族群,另外,肥胖、頭部外傷,還有抽菸與憂鬱都是危險因子。
如果發現身邊的家人,出現失智症十大警訊,就要特別注意,包括:
(1) 記憶減退影響到日常生活或工作
(2)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工作與事務
(3) 言語表達出現問題
(4) 人、時、地的概念混淆
(5) 社會價值與判斷力變差
(6) 無法配合指示/操作常見用品/工具
(7) 東西擺放嚴重錯亂
(8) 行為異常, 情緒改變
(9) 個性改變
(10) 日常活動參與能力及開創力喪失
涂醫師指出,臺中慈濟醫院成立失智中心,以醫療團隊提供完整的照護,包括:醫師專業診斷與治療、個管師協助病患家屬諮詢、心理師進行心智功能評估,輔以社工師輔助社會福利照護、居家護理進行病患健康長期管理。
他建議,失智症病患的主要照顧者,在陪同家人就診時,攜帶處方簽供醫師了解目前使用藥物,並協助提供相關異常症狀的時間,以及過去病史。只要即時接受治療,有相當比例的長輩都能維持生活功能並享有尊嚴的人生。2013.03.26(臺中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