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跨海護送病患大愛傳對岸
家屬視慈濟為臺灣窗口道感恩
來臺旅遊的李老先生,突發腦幹中風,五月八日住進臺中慈院,醫療團隊穩定他的生命跡象,但肺部舊疾導致他的病情起起伏伏,呼吸器歷經三個月終究未能成功脫離,家屬決定帶他搭機返鄉。簡守信院長極為重視,派醫護人員跨海護送病患,並寫信給當地接手醫院的院長,鄭重託付大爺的健康,也將慈濟獨特的醫療人文透過「國際醫療」跨海傳遞到對岸。
七十七歲的李老先生,因為「歲數大了,想看看臺灣啥樣」,參加大陸遼寧省當地的旅行團,於五月六日來臺旅遊,七日晚間下榻臺中一家飯店,洗澡時跌倒,失去意識,送到臺中慈院急診室已是八日凌晨。
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江俊廷醫師說,李老先生第一時間昏迷指數六分,右側手腳不會動,檢查發現是腦幹出血,五西西的血塊佔腦幹橫切面的四分之一大小。電腦斷層有幾個切面更顯示,影響面積達八成空間,由於這類病患的死亡率達五成,就算能存活也有七成會成植物人,一開始的病情評估並不樂觀,但仍立刻給予藥物治療全力搶救。意外的是,李老先生隔日就睜開雙眼、恢復意識了,能用點頭、搖頭溝通,「當時感覺彷如奇蹟,也很希望他能快點脫離呼吸器,快回到故鄉。」
中醫 黃仲諄 醫師加入團隊,針對腦中風做急性期搶救。李老先生的女兒李秋也趕來照顧,在醫療團隊與家人同時照顧下,激起老人家想「快點好起來」的意志力,但身體仍是時好時壞,在神經加護病房好幾次幾乎要出現感染症狀,幸好都克服過來,本來一度嚐試拔管,但一卡痰就馬上發燒、氣喘噓噓,最後只能做氣切術,讓他呼吸不要那麼費力,並轉入呼吸照護中心病房。
積極進行復健治療後,李老先生不靠呼吸器的時間一度拉長到十六小時,原本以為很快就可以轉到普通病房,哪知道過不久又發起高燒,進度再次打回原點。呼吸照護中心主任、胸腔內科劉建明醫師表示,主要還是他的左肺萎縮,肺部功能不如常人,加上中風又影響右肺運作,增加脫離呼吸器的困難度。
類似的事情重複發生,讓家屬時喜時憂、夜不成眠,多次前往潭子的大廟拜拜,為李老先生祈求健康。思鄉情苦的病患,情緒更是降到谷底,眼見呼吸器短時間內無法脫離,家屬決定帶老人家搭機返鄉,社工吳宛育積極連絡繁瑣複雜的國際醫療事項,忙碌之餘,不忘天天去李老先生床前,報告進度,只為了讓他安心。
「在臺灣三個月,那裡都沒去,對我來說,慈濟等於是代表臺灣的一個窗口,臺灣人給我的印眾,個個都像慈濟人一樣真誠善良。」李秋這麼說,因為來自各方的愛心,讓她一點一滴暖在心頭。
李秋舉例:江俊廷、劉建明醫師除了必要的醫療外,常耐心說明病情,安慰老人的情緒,大陸在這方面的醫療人文還差得遠。「大爺,你要快好起來,我推你坐輪椅上山去摘荔枝。」神經加護病房的陳秋珍護理長替李老先生打氣,又餵他吃荔枝,讓老人家特別高興。呼吸照護中心床邊的音響、電視目的都是為了替老人家解悶,他很感恩護理長王佳玲的用心。八月八日父親節的祝福卡片,送進呼吸照護中心,照顧過李德時的醫護人員抽空前往探視,爸爸臉上滿是激動。
還有,證嚴法師來院行腳時,人文室安排精舍師父到床邊祝福。接駁車司機以父親的例子替他們打氣。家屬享用溫馨早餐、端午節粽子、當季新鮮水果,常常來自行政同仁,甚至素未謀面的醫療志工。連老先生最愛聽的黃梅調與平劇,同仁也幫忙把大陸mail來的樂曲燒成光碟。同為陪病的其它家屬更主動替他們張羅飯盒換換口味、送上防蚊藥品。道不盡的感恩,是李秋最難忘的臺灣印象。
在她的心中,醫院同仁做的這些事,都要感恩證嚴法師。李秋說,在東北,從沒聽過慈濟,來臺三個月,在院內天天看大愛臺、聽證嚴法師開示,有很大的震撼。一樓的「靜思語書畫展」有很多發人深省的話,其中「行孝、行善不能等」,讓他感觸良多,爸爸從五月八日入院到八月十五日返鄉,是一段難忘的過程,但他明白「有機會行孝是福報。媽媽就是腦幹出血,四小時就走了,家人談起這件事都說,如果爸爸在大陸發病,也許早就往生了,要不是跟慈濟結了這份好緣,可能也沒有能行孝的機會。」
兩岸旅遊、觀光往來愈來愈密切,李老先生也許將不會只是個案,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派醫護人員同機護送,並致信當地中國醫科大學附設盛京醫院郭啟勇院長,隨函附上病歷摘要,鄭重的將李老先生交給他們的醫療團隊,祝福他早日恢復健康,也期待傳遞慈濟醫療人文,兩地醫護接力照顧鄉親,成為兩岸醫療典範。2012.08.31(臺中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
附: 江俊廷醫師送給李老先生的詩---三千公里
三千公里
三千公里的距離
在課本中 在記憶裡
那是張大帥的舊府 是努爾哈赤的故居
滾滾鴨綠江 巍巍興安嶺
總在圖畫中 總在相片裡
三千公里的相遇
是日月潭牽的緣在五月初八夜裡
幾顆素未相知的心 一齊緊緊相繫
為了大爺的血壓 為了父親的呼吸
一百天的期待與努力
未曾歇息
三千公里的祝福
陪著李爺女 平平安安飛故里
絲絲的心 綿綿的意
期待大爺 早日好起
未竟的旅程 還來繼續
悠悠方寸 千言萬語
一路順風 期待再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