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電大甲溪發電廠每年未進行棲地生態調查就辦理魚苗放流,引起地方保育人士質疑放流成效。




台電大甲溪發電廠魚苗放流活動


 


 台電公司大甲溪發電廠十八日辦理魚苗放流活動,分別在大甲溪流域馬鞍、天輪、谷關等壩放流身長約 一公分 的溪哥、石斑等魚苗,共放流六萬六千多尾。但地方保育團體質疑,魚苗放流之前未做溪中棲地生態環境的調查,且溪中也陸續進行疏濬工程中,使得魚苗放流的活動恐流於形式化。


 


 這項每年例行的魚苗放流活動,由廠長黃萬枝率同供應組及水路組人員,並邀請和平鄉天輪、南勢村長及當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等人員進行。黃廠長指出,魚苗載運過程均以氧氣供應,以維持魚苗存活,到達馬鞍壩後先讓魚苗於水中調適水溫後再進行分批放流。


 


 放流作業於上午九點在馬鞍壩、十點在天輪壩、十一點在谷關壩等三個壩舉辦。所放流魚苗身長約 一公分 的大甲溪原生種:共計溪哥、石斑各一萬八千尾,馬鞍壩放流溪哥及石斑各九千尾;天輪壩則放流溪哥、石斑各六千尾,全部魚苗放流作業約六個小時完成。


 


 東勢區保育人士指出,雖然台電公司每年辦理大甲溪魚苗放流作業,展現台電對溪流保育的重視,令人欣慰。不過,也質疑台電在魚苗放流之前既未進行溪中生態環境的調查,放流後也沒有做後續的追蹤調查。每年花錢購買大量魚苗放入大甲溪中,至今最少也有放流了數十萬尾,但由溪中釣客人數的銳減,就可知大甲溪中魚苗的放流成效如何。


 


 當然近年來颱風豪雨的侵襲,溪中疏濬工程的進行,悽地環境的改變,也是影響溪中魚類存活的因素。因此,地方保育人士建議台電公司,如果真正要重視大甲溪流域的魚類生態保育,就必須要有周詳的魚苗放流規劃,而不是每年買些魚苗放入溪中就達到保育目的。97.11.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