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管繞道手術可免去截肢的命運
“什麼!要截肢!!醫師不能保住我的腳嗎?”台灣每年有8000名截肢病患,其中一半是糖尿病足,不過截肢並非糖尿病足唯一的選擇,估計有七到八成是可以避免。
家住高雄的84歲莊老太太,是糖尿病患者,長期洗腎,5個月前左腳大足趾受傷,傷口久久不癒引發潰爛,醫院建議膝蓋以下切除,避免感染引發敗血症,老太太怎麼也無法接受身體少了一隻腳,但是傷勢越來越惡化,整隻左腳掌從腳背到腳底已經變黑。
10月初家屬轉診到豐原醫院,進行足背動脈繞道手術,手術之後10月中旬返家養傷,月底複診,接受高壓氧治療,靜待組織重新生長。莊老太太返院複診時,特別提到洗腎醫師很驚訝,現在還有外科醫師,願意耗費這樣的時間精力,進行血管繞道手術。
豐原醫院血管外科近來常有糖尿病潰瘍的病人從外院轉診過來,經血管繞道手術後保住了腳,免去截肢的命運。83歲黃老太太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因為左足第一、四、五腳趾傷口,在附近診所就醫,但換了二個月的藥,傷口仍未見改善,且出現了壞死的現象,因而轉到豐原醫院求診,一開始經心臟內科施行氣球擴張血管術,但沒有顯著地改善,後來接受足背動脈繞道手術後,再經第一、四、五趾截趾,目前傷口已經完全癒合,而且可以行走。
另一名90歲的葉老太太,也是因為右前足潰瘍,在外院治療六、七個星期未改善,兒子堅持要接受足背動脈繞道手術才轉到豐原醫院,手術過後傷口也已經復原癒合。患者都是因為糖尿病足差點被截肢,也因為血管外科醫師仔細評估血流情形,施行血管繞道手術後免去截肢的命運,恢復到原本的日常生活。
豐原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張耀中表示,臨床上常見到糖尿病人因穿新鞋、修剪指甲、打赤腳走路等因素,不小心導致足部的傷口,即使很小,到醫院就醫後傷口愈清創愈大,然後就聽到醫護人員建議要截肢,否則可能因為傷口感染引起敗血症,導致生命危險。
張主任呼籲,臨床上遇到此類病人,別忘了要評估患肢的血液循環,傷口癒合機會將會隨著血液循環改善而增加,只要願意努力,在病人可以承擔的手術風險內,施行血管繞道手術,許多截肢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千萬別忽略了血液循環對傷口癒合的重要性。
張耀中建議糖尿病患者或老年患者,當有足部傷口,經過二週以上的照護仍無法癒合,就建議做非侵襲性下肢動脈血管檢查,先確認是否有血管阻塞,避開阻塞處,讓新增加的血流大量灌注傷口部位,供給所需養分,傷口慢慢就會長出肉芽組織,漸漸癒合。
張耀中說足背動脈血管繞道手術費時費工,從患者自體取靜脈血管進行繞道手術,血管顯微手術一開就是四到五個小時,手術完成之後,需要一兩個月觀察新肉生長狀況,患者短期內需要照護,但是長期照護來看,保全了肢體生活起居更能自行打理,不過血管繞道手術因為耗時費工,有如沒落的手工藝,患者常被忽略評估血管繞道手術可行性,直接截肢。截肢手術一個小時內可以完成,短期內似乎立即見效,但是少了一隻腳,身心上的後續照護,都出現更嚴重問題。
張耀中呼籲,給糖尿病人一個機會,不要忽略做血管評估,也不要吝於施行血管繞道手術,若能恢復血液循環,就能免去非必要的截肢。因此,在建議病人膝下截肢時,請再考慮是否十分必要。病人保住了腳,生活可以自理,不僅可以提高生活品質,也能減少對健保資源的使用,降低健保支出。
張耀中常常幫弱勢的患者加油打氣,因為經濟狀況較好的,截肢後或許可以聘請看護照顧,但對於經濟弱勢的病人,一但執行高位截肢,不但無法幫忙家計,也需有人照料生活,會讓原本貧乏的家庭生活更困難,所以常常努力幫病人找血管做血管繞道手術,保全患者的腳,最希望看到患者開心返家。2014.11.03(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提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