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中風截肢臥床4年復健後走出醫院
廖姓老翁因為糖尿病足左腳截肢,臥床4年,去年底因為中風送醫,病情穩定之後,轉往衛福部豐原醫院接受急性腦中風後期照護;在醫護人員的協助下,穿上義肢復健,現在已經重新站起來,拿著助行器行走,讓他開心的笑了。
廖姓老翁(70歲)4年前膝下截肢,雖然做了義肢,但是因為截肢端比較腫,加上新長出的皮膚嫩,難耐穿上義肢的疼痛感;而且治療的醫學中心距離住家遠,不方便經常往返做復健,因此4年沒有走路,幾乎都只能待在床上或躺或坐,還得包著尿布。去年底他的左手無力下垂,警覺到中風了緊急就醫,還好送醫快,病情穩定之後從醫學中心轉到豐原醫院復健。
豐原醫院復健科主任吳淑娟表示,廖姓患者剛轉來時身體虛弱,包尿布臥床,因為復健工作及早介入神經復原狀況不錯,加上膝關節沒有攣縮,治療師幫他穿上義肢訓練站立步行,復健過程中情況越來越好,復健起來更有動力。
患者因為有糖尿病,又截肢、中風、長期臥床,復健工作相對困難,物理治療師胡嘉男與廖俊雅老師,經過治療評估後幫他安排課程,復健計劃從簡單的翻身、坐起、到移動位置的訓練,課程訓練患者也訓練照顧者。一開始除了廖太太之外,還得有第二名照顧者,才能順利幫患者移動位置,慢慢的患者進步了,照顧者也比較熟練,後來廖太太一個人就可以輔助先生下床復健。
老翁每天穿上義肢加強身體平衡訓練,還有肢體的控制和肌耐力訓練等等,現在拿著助行器可以走20公尺。太太陪在旁邊,看到他從臥床到現在可以拿著助行器行走,簡直不敢相信。一般患者因為中風行動能力走下坡,廖先生剛好相反,起初因為截肢臥床4年,卻因為中風再度站了起來,家屬說因為復健工作讓情況改觀,讓患者因禍得福,「走」出醫院的心願真的實現了。2016.01.0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