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東勢鎮石城居民詹阿秋編製斗笠四十幾年,成為地方碩果僅存的竹編斗笠業者。


 



東勢鎮石城竹編斗笠產業式微


 台中縣東勢鎮石城地區曾是台灣最大的竹編斗笠生產重地,早年幾乎家家戶戶做斗笠,年產數十萬頂行銷全省各地,成為地方一大特色;但目前只剩下一戶,鎮農會憂心這項竹編手工藝恐有失傳之虞,將再開辦竹編研習班傳承。


 農會總幹事吳武雄指出,竹編斗笠是農業社會中農民外出農耕時,不可或缺的遮陽、遮雨用具。本省斗笠產地除了台中縣東勢鎮石城地區外,還有苗栗、台南關廟、高雄岡山等地;其中,苗栗斗笠為尖頂,南部斗笠較黑較粗,石城斗笠則以精細聞名。


 早年在東勢鎮石城地區(今泰興、茂興里),整條街經常可見婦女圍在一起做斗笠的景象,但由於社會型態的轉變,以及雨衣、雨傘、帽子的取代,竹編斗笠的銷路逐漸下降,製做斗笠的居民也銳減,加上年輕一代均不願意學習,使的目前石城地區仍在製作斗笠販售者,只剩泰興里鍾進錢、詹阿秋夫婦。


 一般而言,斗笠的最大缺點是難以攜帶,但是戴斗笠比戴帽子還涼爽,所以目前的農民、參加運動、健行或釣魚的人士,還有許多人喜歡戴斗笠;因此,竹編斗笠的銷路雖比往年減少,但仍有固定的市場,並未絕跡。


 鍾進錢表示,斗笠的製做相當費時,需用烏葉竹做斗笠骨架、桂竹筍葉做封頂。從撿葉、捲葉、燻葉、剖篾、夾門、做胎、縫葉等,通常一個熟手一天平均只能做三至四頂,一尺二寸的斗笠一頂批發價約三十元、一尺四寸一頂為三十五元,一天收入才約二百多元的收入,扣除成本後所剩不多的工資,根本難以維生。


 以前石城地區交通不便,婦女們為撿拾編製斗笠所需的筍殼,經常成群結隊徒步遠到豐原市南嵩里、苗栗山區、新社鄉崑山村、石岡鄉仙塘坪、和平鄉雪山坑等地的桂竹園中撿拾,儘管路途遙遠,一樣肩負重擔的翻山越嶺不以為苦,充分顯露客家婦女刻苦耐勞的謀生能力。


 鑑於目前石城地區年輕一代少有人會做斗笠,東勢鎮農會總幹事吳武雄擔心這項竹編技藝將失傳,九年前曾由農會推廣股策劃成立「竹編技藝研習班」,希望竹編斗笠技藝得以繼續傳承,但因九二一地震而中斷,農會於近期內將再開辦研習班。90.04.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