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後心律不整時快時慢
發生車禍後,張姓婦女出現心律紊亂,心臟時快時慢,睡到半夜坐立難安,嚴重時得掛急診;臺中慈濟醫院心臟內科廖英傑醫師檢查發現,患者除心律不整有快慢兩種症狀,還合併「病竇症候群」,以植入式心臟節律器控制心律過緩病症,用藥物控制心律過快問題,雙管齊下終於讓張女得以安心入睡。
64歲的張女,2年前一場車禍後出現心律不整問題,2年來四處就醫、服用多種藥物,始終效果不彰。生活作息被忽快忽慢的心跳節奏打亂,白天心跳過快,很不舒服;半夜心跳變慢,又因悶痛而醒,家人陪她進出急診,像抱著不定時的炸彈生活,飽受驚嚇,卻苦無良方。
去年7月,張女士到臺中慈濟醫院掛急診,心臟內科廖英傑醫師從24小時心電圖記錄發現,張女有心房顫動(註一)及竇性心搏低於30下的過慢情形,確診除了心房顫動心律不整,還合併「病竇症候群」(註二)。
廖英傑醫師指出,張女士合併兩種心律不整症狀,使用治療心跳過快的心律不整用藥,會讓心跳更慢,她的心跳只剩下30下了,再更慢下去十分危險。整體評估後決定,以植入式心臟節律器控制心律過緩病症,手術只需局部麻醉,在鎖骨下切開小傷口找到靜脈,用X光攝影輔助,把導線放置心臟內適當位置,術後靠節律器幫助張女士維持穩定心跳,心律過快則以藥物控制。幾個月以來,心跳控制得很好,張女士與家人終於可以安心入睡。
廖醫師指出,當血液無法有效地將血液輸送,輕則心悸、胸悶、頭暈、全身無力,重則威脅生命,有中風或猝死危機。心跳正常速率嬰兒每分鐘120~140次,兒童每分鐘80~120次,成年人每分鐘約60~100次,超過150次跳太快、40次以下則跳太慢,或是時快時慢都不對。
過去,陣發性心律不整發作時,病人很難在誘發第一時間,提供醫師確診,現在,病人可以在家自行對時摸脈記錄,並規則使用家中電子血壓計或透過輕便型24小時、一周型心電圖記錄器,方便病人配合病發時隨手做記錄,隔日或一周後,就可以得到準確數值,協助醫師對症治療。
【註1】心房顫動:指完全不規則的心跳,可能完全無症狀,或是稍微心悸氣喘。會增加病患中風風險,高達每年2~18% 。必須以抗凝血劑預防中風。
【註2】病竇症候群:心臟是由許多心肌細胞所組成,正常心臟有一個總指揮竇房結透過傳令兵房室結來指揮部隊心肌細胞同時進行收縮的動作。當總指揮竇房結出問題時就是病竇症候群。竇房結位於右心房上方的特殊細胞,是天然節律器,規律送出電氣訊號,透過傳導系統,傳達到心室細胞,引起心室收縮。負責心跳頻率調控的竇房結功能退化,導致心跳變慢、不規律,甚至暫時罷工,心臟一旦停滯超過3到5秒,血液無法輸送全身,病人可能會出現倦怠或昏厥症狀。2015.06.10(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