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類的紅寶石-紅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等研究團體歷經3年的努力,讓國人重新認識台灣本土民族植物「紅藜」,並展現它非凡的價值。
 林務局表示,紅藜為台灣原住民族使用近百年的藜科作物,花穗豔麗,具黃、橙、紅、紫等色彩,種子含有高量的蛋白質、澱粉、膳食纖維及有機礦物質硒、鋅及鍺等,然而對此遺傳多樣性甚高的民族植物,過去學界甚少有研究,而有關紅藜之報導始於日據時期,之後雖有紫藜、食用藜及赤藜等異名之利用,然並無系統分類之正式研究發表,因此台灣地區之紅藜至今尚無法確認其分類地位,且對不同品系的生活史,生理的耐性範圍,適合生長的環境條件,生長潛力等基本生物學性狀均無研究,基礎資料極為缺乏。


  林務局於95年起委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郭耀倫等5位教授團隊執行為期3年的「民族植物紅藜的永續利用研究」計畫。
 紅藜屬台灣原生種植物,其正式學名為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中文名為台灣藜。紅藜的栽植技術、種實處理貯藏及植株矮化等技術系統,已建構完成,且經分析紅藜具有高優質的一般營養成分及機能性成分,大大提升紅藜的經濟效益;紅藜的酵素活性,能增添小米酒風味,並發現含有高量的三種抗氧化PODCATSOD酵素活性,這三種酵素活性可用來預防老化、心血脂及永保青春,因此未來可推廣為健康食品。
 未來林務局將與屏東科技大學繼續合作,教導原住民社區種植紅藜、製作紅藜相關副食品,增加原住民部落經濟效益,並讓全國民眾知道紅藜高營養、高機能的優點,推廣這本土原生物種成為全方位的保健食品。紅藜製成的相關食品,如;餅乾、飯團、米香、麻糬、機能性飲料、研磨沖泡包等。2013.07.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