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勢鎮慶福庄薯莨典故


  東勢鎮慶福里內有「薯莨橋」,「薯莨」之名從何而來?是什麼東西?地方年輕一代居民都不知道其由來。「薯莨」是一種做為染料的植物,早年還是慶福里居民販售的作物之一。但在山區開發種植果樹後,「薯莨」只剩零星數量。


  據今年六十八歲的慶福社區休閒產業發展協會理事林木貴說,約在台灣光復後的二、三年,今慶福里第三鄰「七櫃坑溪」一帶山區,滿山遍野都是生長「薯莨」,可做為染色原料。台灣光復後初期,就有紡織工廠派員到慶福里購買「薯莨」,記得他當時約十歲左右,經常跟著父母到山上挖掘「薯莨」,並幫忙扛回家販售。


林木貴說,一顆「薯莨」的重量最大的有數十台斤,紡織工廠收購期間約兩年,當時成為地方居民販售的山林產物之一;之後,可能紡織廠改用化學染料而停止收購「薯莨」。且地方居民逐漸開闢山林種植桃、梅、梨等果樹,而將「薯莨」剷除,目前只剩下里內山區零星可見。


由於「薯莨」曾是慶福里山區的產物,主要生長地點一帶的「七櫃坑溪」,於民國六十年代興築一座水泥橋,為紀念當地的特有植物,也將橋名取為「薯莨橋」。林木貴為了讓民眾與後代子孫認識這種植物,還特別到山上挖掘兩顆「薯莨」的塊莖,種植在所經營的「逸心園」休閒農園內。


據文獻記載,「薯莨」為薯蕷科,別稱「薯榔」,學名:Dioscorea matsudai Hay。「薯莨」產於台灣、福建、廣東山間的一種薯草,為爬藤類、葉尖長,節有小刺,根圓,很像樹薯,皮紫黑色,肉紅黃色,其汁中含有「鞣酸」成分,台灣主要產於台東縣。


老一輩的漁民認為,利用「薯莨」染麻製魚網可讓纖維柔軟,防腐耐用。應是先民由福建、廣東來台時所傳入,將「薯莨」帶到台灣種植,或者是台灣的本土植物,仍有待考證。不過,不只東勢鎮慶福里,連年輕一代的園藝研究人員都對「薯莨」沒有印象。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不知道魚網還要染,也就對其貌不揚的「薯莨」未多加注意。


 「薯莨」雖逐漸失去在染布、染麻製魚網方面的功能,但近年來,在健康食品風潮興起之後,已有民眾將「薯莨」煮湯飲用。據稱是糖尿病患者極佳的保健飲料,不過,效用如何並沒有經過正式試驗。


利用「薯莨」汁染漁網的效果就像護髮乳,在棉紗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如果沒有染網保護,一張新網用不到半年即腐爛。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流行於大陸嶺南的獨特服裝面料-「香雲紗」又名「薯莨紗」,就是選用純天然桑蠶絲織布,並用「薯莨」的汁水做為天然染料。


染製「香雲紗」的坯綢需反複三十餘次浸染,染到棕黃色半成品,再拿富含鐵其的黑色塘泥對其單面塗抹,並放到照日下曝晒。待泥其中鐵離子和其化物質化學成分與「薯莨汁」中的鞣酸充分反應,生成了黑色的鞣酸亞鐵之後,倒落塘泥,清洗乾淨,就成了面黑裡黃、油光閃爍的「香雲紗」。


「香雲紗」因具有涼爽宜人、易洗快乾、不沾皮膚、輕簿而不易折皺、柔軟而有身骨的特點,特別受到東南亞一些富庶人家喜愛。95.12.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