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黃氏宗親的人才輩出,是中部地區的望族世家之一,黃氏祖先有關「風水」傳說膾炙人口,令人稱奇。




石岡鄉黃氏宗祠完成災後重建留傳認祖詩  


 台中縣東勢地區黃氏宗親成立「黃峭公祭祀公業」,並在石岡鄉九房村興建「黃氏宗祠」,一百多年來每年定期舉行祭祖及會員大會,以示飲水思源、緬懷先祖,都有宗親百餘人參加。黃氏宗祠除了有宏偉壯觀的古厝風貌,最特殊的是留傳一首「認祖詩」,以及依祭祖牲禮來辨認屬於哪一房的後代。


 位於台中縣石岡鄉九房村的黃氏宗祠,是中部地區頗具規模的大宗祠之一,為東勢、石岡、新社地區黃姓人士為紀念祖先黃峭公,在大清咸豐壬子年間,距今一百五十三年前成立「黃峭公蒸嘗會」(祭祀公業前身),並集資購買水田三處共 三甲 於地,由鄰近的族人耕作收租。訂定每年舉辦祭祖同時設宴招待出資會員。


 至民國二十四年增招會員,新舊會員共有二百六十四位,也籌措資金興建宗祠。詎料,施工期間發生台灣中部大地震,震度達七點二級,導致興建中的工程全毀損。次年重新興建,於民國二十六年落成。詎料,民國八十八年又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震度達七點三級;幸好宗祠建築基柱穩固,未被震倒。不過,牆壁出現龜裂、屋頂也受損,災後只好雇工修復。


 黃氏興建祖祠,歷經民國二十四年、八十八年兩次震災受創,災後經過整修完成,恢復宏偉壯觀的古厝風貌。也是黃氏宗親的縣長黃仲生在宗祠整修完成時,到場致意並贈送「世澤永流」匾額,懸掛在宗祠內。


 黃氏宗祠祭祀公業百餘年來,每年都訂於 農曆十二月三日 舉辦祭祖與宗親聚餐會。有別於其他祭祀公業的是,會員永遠是二百六十四人,每年都有一百多人參加聚會。黃氏宗祠的建築高度,比一般房屋高出約一倍,屋脊為燕尾,雕樑畫棟,佔地寬廣,外貌相當雄偉壯觀,正堂內供奉黃氏祖先黃峭公牌位與歷代祖先畫像。


 黃氏宗祠祭祀公業管理人黃士欣說,相傳祖先黃峭公娶有三位妻子,生有二十一子,於公元九百五十一年送十八個兒子分赴他鄉,要他們自立自強,並贈以八句詩讓他們的後代憑此認祖歸宗,稱為「認祖詩」。石岡鄉九房村黃氏宗祠中懸掛的「認祖詩」為:「駿馬匆匆出異鄉,任從勝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須薦祖宗香;但願蒼天垂庇祐,三七男兒總熾昌」。


 台灣黃姓祖先從福建到台灣,傳說古時唐山黃氏遠祖為湖北江夏郡望族,峭公父祖南遷至福建邵武。一說五代宋朝時(也有說唐末時)家大業大,峭公有三妻二十一子,為了避免子孫後代在祖蔭下不思上進,他叫兒子們分枝散葉。三房中除各留長子侍奉外,其餘十八子各給資財一份、家譜一本、馬一匹,馬所至之處而隨止擇留之。日後相認則靠家譜及祖訓詩,詩七律八句、大同小異以分辨各宗支。  


 「認祖詩」也有幾個內容大同小異的版本,例如:「駿馬匆匆出異鄉...」。也有「信馬登程往異方...」、「策馬登程往異方...」。據說詩中「駿馬」、「信馬」、「策馬」的差異,也是辨別屬於第幾房後代子孫的根據。


 黃峭公家族經千年繁衍,其子孫遍佈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人數達千萬之眾。在福建和廣東等南方省份,黃氏成了一個族大支繁的姓氏。黃氏其後又分為臨江、淮南、汝南、南陽、零陵、巴西、河陽、新安、金華、邵武、固始、信州旴江等支,約在明、清以後遷往東南亞等地。此外,在壯族、土家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中,也有不少黃姓人。  


 另一傳說,則是江夏望族久移居福建,隋唐時守恭公捐地興建泉州開元寺,寺成之日紫雲湧現。而後公遣散五子,分居各地,也是賦詩成祖訓。一千多年前的歷史很難確定其時間及人事,不過大約的傳說內容大同小異。「江夏」或「紫雲」就代表了黃姓。因此,黃氏宗族後代子孫飲水思源、緬懷先祖時,總有「緬懷江夏」或「景仰紫雲」之說。


 為辨認屬於第幾房的後代,可依祭祖拜公媽時端出的牲禮來確認。據傳第一房妻子的手腳動作俐落,每逢祭祖當天準備牲禮等供品時,很早就將雞隻煮熟;她盤算距離祭祖的時間還早,又動手將煮熟的雞隻切成一盤盤狀。


 第二房妻子則不徐不急的進行祭祖供品準備工作,當祭祖時辰一到,她也剛好將雞隻煮熟起鍋。至於第三房妻子,因動作較慢、又未提早準備祭拜的供品,因此當她殺好雞隻,正在拔除雞毛時,雞隻的尾部雞毛尚未拔光,然而祭祖時間卻已經到了,只好將尾部仍留有雞毛的雞隻就端上供桌祭拜。


 黃峭公祭祀公業早年為獎勵會員子女,設有獎學金,就讀大專院校成績平均八十分以上者就可申請。祭祀公業以前雖有田地三甲餘,但因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政策之後,田租收入不多,再加上每年祭祀、稅捐、日常開支及震災後的整修等費用,現已暫停辦理獎學金的頒發。95.02.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山城風雲錄 的頭像
    山城風雲錄

    山城風雲錄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