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神祇新社區九庄媽

  台中市新社區「九庄媽」具有傳奇色彩,相傳一百八十多年前,新社里的一名工人躲雨時看到一尊媽祖神像正淋著雨,於是將神像收起來,並把這尊媽祖請回家供奉,之後由地方九個庄頭輪流供奉,迭傳神跡,成為居民的信仰中心。也因為沒有固定的廟宇供奉,而有「流浪的神祇」之稱,在全台之中相當罕見。

 新社區地方耆老說,早年新社地區時常發生漢民與原住民的衝突,有一次泰雅族的正要對幾個漢人的小孩「出草」(獵人頭以供祭拜)時,媽祖顯靈來保護孩子,泰雅族人看到此景,便落荒而逃,從此不敢再向漢人出草。

 事後,由新社區九個人口較集中的庄輪流迎請供奉,並增祀千里眼、順風耳、五營將爺等。九庄天上聖母沒有固定的廟宇供奉,而是由九個庄頭,每年輪流供奉九庄媽,但有一庄因故遭排除,其中新社村九年輪二次,依序分別是新社、山頂、畚箕湖、大南、新社、土城、馬力埔、擺頭店、鳥銃頭。

 每個庄頭每年都會有一件盛大的事,那就是還平安,感謝庄神一年來的庇佑,讓每個庄民都能平安無事,添丁添福。因此,一般都會舉辦盛大的祭拜儀式,甚或演戲酬神,輪值供奉的庄民必須宴請其他庄民,而形成「八庄吃一庄」的熱鬧場面。下年度輪到供奉九庄媽的庄頭,會利用還平安的時候,將九庄媽請去該庄頭,以在媽祖面前以擲筊的方式,擇定下年度的爐主。

  九庄媽過爐遶境沒有讀頌經文等繁文縟節的儀禮,祭祀供品與宴客的菜餚也不拘葷素。十幾年前由山頂庄社區居民發起,發掘九庄媽的各項文物、史料並辦理「人緣、神緣、大家來結緣」系列活動,希望藉由這一項已有一百八十幾年歷史的民俗活動,能打破現今社會人際關係日漸疏離的現象。

  新社區今年九庄媽文化節活動,從農曆正月初三(國曆二月二十一日)展開,吸引許多信眾前往參拜,重頭戲九庄媽繞境活動於農曆初四凌晨五點起駕,參加繞境的信眾、陣頭隊伍長逾兩公里。

  新社區地區早期為原住民與漢人交界所在,族群關係更為緊張,而特別從埔里鎮邀請牛眠里等四個庄頭的平埔族居民,重返新社區表演傳統歌舞,也塑造出「神緣、人緣、大家來結緣」活動的主題。

  九庄媽文化節活動中還安排音樂會,位於新社里新社高中的慶典會場樂聲悠揚,除了新社區立圖書館國樂團、大南社區國樂團以及大提琴、豎笛單人演奏優美樂曲,先後演奏,民眾也踴躍上台獻唱。繞境活動則在百年神轎的帶領下,有獅陣、龍陣、跳鼓陣、高蹺、牛車等十餘團助陣,陣容浩大。是一個少見全區大小區民,均踴躍參與的民間宗教慶典活動。凝聚了社區居民的情感,堪稱是台灣最早的社區總體營造模式。2015.02.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