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痛就打針腎上腺功能不全引發不明原因發燒


  衛生署豐原醫院最近發現兩名住院患者,不明原因發燒但沒有明顯發炎現象,經院方啟動全人整合照護機制,召集多科醫師共同會診後發現,兩名患者皆有因關節炎或其他疾病產生疼痛,而長期固定到診所施打類固醇的習慣。感染科王唯堯主任表示,長期仰賴施打類固醇來止痛的結果,最後會導致腎上腺功能不全,而產生持續發燒現象。


  感染科王唯堯主任表示,兩名不明原因發燒的患者,其中一名為69歲女性,本身有關節炎病史,每當感到身體不適,即會至住家附近的診所打針,打完後覺得很舒服,但症狀緩解2~3天後又再去打,一星期平均會施打1~2次。另一名70多歲男性患者,則有酗酒習慣,長期以來過著以酒代水的日子,並有胃潰瘍病史,住院期間不明原因發燒,經詢問亦有長期到診所施打止痛針的習慣。


  類固醇俗稱美國仙丹,作用機轉為抑制發炎因子與疼痛因子的產生,藥理學的作用為止痛與抑制發炎藥物,因此在臨床應用於多項發炎性疾病如骨關節炎、痛風、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原發性和續發性的腎上腺功能不全等疾病,是在台灣除了非類固醇止痛藥物(NSAIDs)外最常處方的止痛藥物。長期且大量使用後,病人會出現藥物依賴的反應,於臨床可見水牛肩、月亮臉、中央型肥胖、皮膚細緻且多處皮下瘀血與紫斑、間歇性和長期的不明原因發燒或血壓偏低等症狀和徵候。


  診斷方式需由有經驗的職業醫療人員,經過詳細的病史(包含藥物使用史的詢問)和理學檢查,於臨床初步臆斷,包括續發性的腎上腺功能不全等診斷後,再執行隨機與日間的皮質類固醇(cortisol)的血漿濃度和腎上腺皮質刺激素(ACTH)的檢驗,若皮質類固醇低於15ng/L以下,則建議執行腎上腺皮質刺激素誘發試驗 (ACTH stimulation test) 等檢驗以確定診斷。當皮質類固醇上升幅度不如正常程度,可確定診斷續發性腎上腺功能不全症,應於新陳代謝科專科醫師的密切觀察下視臨床情況補充適量皮質類固醇。


  王唯堯主任說,臨床上病人不明原因的發燒症狀,是常讓執業醫師與感染症專科醫師頭痛的問題,而醫療人員常面臨來自病人和家屬的壓力,在詢問藥物史與理學檢查後懷疑續發性腎上腺功能不全時,可以執行上述的檢查證實,並轉介病人至新陳代謝科專科醫師診斷與後續治療。


  王唯堯醫師也呼籲,民眾若有因為疾病導致的疼痛,應先尋求專科醫師診治,讓導致疼痛的問題獲得控制,長期靠打針止痛的治標方式不能有效解決疾病問題,若非遵照醫囑與符合適應症的狀況下,長期且大量使用類固醇藥物反而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雖然打針吃藥後感覺非常舒服,但是長期的副作用卻不容小覷。2012.09.07(署立豐原醫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