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雙十年華-纖維主題牆」


無心插柳變成最in傢飾品


  「纖維時尚綠工藝─2010臺中編織藝術節」在臺中縣立文化中心熱鬧展開,在一樓大廳最顯眼位置有著一道纖維材質主題牆呈現,它是國內纖維創作與染織工藝家陳景林教授研究「台灣纖維在編織上的設計應用」的二年成果,此次贊助二樓展出活動的冠德家具老闆王先生看見作品驚為天人,直說這個完全可以上市,成為高級家具飾品,讓陳景林老師十分有成就感。


 陳景林老師表示,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四面環海,氣候溫暖潮濕,極適合纖維植物的生長,故產生了數以百計的纖維植物種類,其中尤以麻、竹、藤、草、棕櫚、假莖等類纖維出產較多,而成為編織工藝發展的無盡寶藏。天然動物纖維原本也有不少生產,不過後來因生產成本提高與進口貿易的影響,使得絲、毛、皮等產量減少,而改以原料進口為主。儘管如此,國人對動物纖維的需求量仍多。此外,台灣近四十年在人造纖維的製造上也極為突出,人纖的開發與生產在全世界佔有重要地位。故不論天然之動、植物纖維,或人造之合成、半合成、再生、無機等纖維,都需要深入的開發研究,進而提升其設計與應用層次。


 他接著表示,台灣是個多元文化薈萃之地,纖維造形工藝來自多源,其中包括土生土長的原住民工藝︰其纖維編織較突出的有麻織、芭蕉布、竹藤編、十字挑花、珠琇、貼花、網袋鉤打等項;有來自中國大陸的華夏民族工藝:其中絲織、棉麻織、印染、刺繡、結飾等大類均為東方代表;有來自東北日本的大和工藝:日據時期曾在台灣設立多所工藝指導所,並派專家輔導竹、藤、草編,教授精湛技藝,此後日本商社也曾來台輔導和服織造產業,對台灣染織工藝產生不小影響;有源自歐美的染織產業需求與近代織品設計文化所影響者:前者對早期藍靛產業的興起及帽蓆、包袋代工產業的影響較大,近代則對紡織工程與織品設計、印染設計等工業生產產生全面的影響。此外,現代纖維的藝術化也是受歐美所啟發。故我國纖維工藝內涵多元而豐富。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有感於纖維材料資源開發必須結合文化資源的整合,才能產生與時俱進的創造量能,故於民國97年起開始委託國內纖維創作與染織工藝家陳景林教授組織研究團隊,進行為期二年的「台灣纖維在編織上的設計應用」專題研究,兩年多來,該團隊已試驗了台灣常用的四十多種材料的設計打樣工作,並且也整理了相關材料的加工處理知識。今後,文化中心編織工藝館將以該研究內容為基礎,將研究資料彙集編纂成專著,使編織工作者與學習後進能擁有更多的參考資料。


 此次展覽將展至1219日 ,包括臺灣纖維材質居家應用展、臺灣新纖秀、臺灣纖維在編織上的設計應用專題研究成果展、編織新地標-社區工坊展、纖維新書展十分豐富,還有一系列之演出、文化座談、工藝體驗與互動學習等活動,相關活動訊息可上網http//www.tchcc.gov.tw查詢。99.11.21提供單位: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城風雲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