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勢地區梨赤星病防治因應措施
梨赤星病於99年2~4月東勢鎮梨樹普遍發生,逐漸蔓延整個山城地區約2,000公頃 左右,造成葉片、幼果嚴重被害。根據臺中改良場提供有關梨赤星病的危害及防治要點扼要說明如下提供給梨農參考:
傳播途徑
梨赤星病菌有兩寄主,一為梨樹,一為龍柏、塔柏。本菌在梨樹及龍柏、塔柏之間輪迴寄生,梨樹上所產生之春孢子不再為害梨樹,但被風吹至龍柏上發芽侵入龍柏,翌年一、二月形成冬孢子堆為赤銹色突起物,大者成瘤狀,遇雨膨脹成膠狀物淡褐色至紅褐色,佈滿全樹。冬孢子發芽伸出前菌絲上著生擔孢子,被風吹至梨樹上後,如有雨露即侵入幼嫩葉中,先在葉表皮生出精子器並分泌蜜露。其中精子與受精絲常經由蠅類、蜂及螞蟻取食蜜露時完成授精作用。授精之後,病菌在葉背生出春孢子器及春孢子,春孢子再藉著風傳至龍柏上侵入葉內潛伏,至次年形成冬孢子,如此輪迴寄生完成生活史。
危害狀
早春梨葉出現淡紅色小點,擴大後成紅褐色,表面稍凸出,產生精子腔。不久其背面突出數公厘毛絨狀淡色銹子腔,頗為顯目。至後期病斑處轉黑,嚴重時引起落葉,腔內銹孢子危害龍柏。早春遇雨時冬胞子堆膨脹呈褐色膠狀物,內生擔胞子侵害嫩樹。主要為害葉片,但幼果及嫩枝亦可被害,嚴重時全部落葉,病果畸形或落果。
發生時期: 2~5月
防治方法:
因龍柏為中間寄主,所以在梨樹周圍3公里以內的龍柏剷除並禁止種植,否則梨赤星病無法根除。
藥劑防治:
任選一種藥劑輪用防治
(1)76%富爾邦可濕性粉劑200倍,1至2月間下雨時,中間寄主龍柏出現孢子角時,每3日
施藥一次,連續二至三次。
(2)76%富爾邦可濕性粉劑500倍,自梨樹新葉萌發後10天,每10天施藥一次,連續4次。
(3)12%芬瑞莫可濕性粉劑 5000倍,發病初期開始施藥,每隔10~14天施藥一次,連續4次。
(4)5%三泰芬可濕性粉劑1000倍,發病初期開始施藥,每隔10~14天施藥一次,連續4次。
(5)25%比多農可濕性粉劑5000倍,發病初期開始噴藥,每隔10~14天噴藥一次,連續4次。2011.01.11
留言列表